【花果事考ETC】【花果事考ETC】省情奇妙游第三站——广西第一篇(广西概况、环境、气候水文)发表时间:2022-01-12 08:47 欢迎来到省情奇妙游第三站——广东,今天给大家盘点的是广西省情考点第一篇,包括广西概况、环境、气候水文。下期接着盘点广西的资源物产、语言、宗教。广西事考的小伙伴赶紧码起来! 一、广西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首府南宁市。广西地理区位优越,东邻粤、港、澳, 北靠湖南、贵州两省,西与云南省接壤,南临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西部资源型经济与东南开放型经济的结合部。全自治区聚居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区户籍总人口的32.5%。 二、环境 2018年广西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1.6%,较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较上年下降。降水pH值略微降低,酸雨频率有所上升,城市酸雨污染整体水平重于2017年。 广西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较上年有所提升,湖库水质总体保持优良。地级和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水量达标率较上年均有所提升。近岸海域国控点位一、二类海水比例和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均与上年持平。城市区域声环境、道路交通声环境、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环境电磁水平总体良好。 1、大气环境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对广西14个设区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6项污染物进行评价,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河池和崇左6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标,占42.9%,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与上年持平;其他8个设区市超标,占57.1%。 全自治区14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4~4.13,广西平均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74,比上年下降0.14个指数。全年14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3.8%~95.3%。有2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为95%~100%,8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为90%~95%,3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为85%~90%,1个设区市的优良天数比例为80%~85%。全年14个设区市SO2年均浓度为8~237微克每立方米,广西SO2年均浓度为13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1%。 14个设区市NO2年均浓度为15~35微克每立方米,广西NO2年均浓度为22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3%。14个设区市PM10年均浓度为46~65微克每立方米,广西PM10年均浓度为57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7%。14个设区市PM2.5年均浓度为27~41微克每立方米,广西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每立方米,比上年下降7.9%。 14个设区市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浓度为1.2~1.6毫克每立方米,广西CO 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平均浓度为1.4毫克每立方米,与上年持平。14个设区市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06~141微克每立方米,广西O3日最大8小时平均值第90百分位数平均浓度为128微克每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2、酸雨 城市酸雨污染平均水平较上年略有加重。14个设区市降水酸度pH值年均值范围为5.06~6.78,广西平均值为5.54,比上年降低0.12个pH值单位。14个设区市酸雨频率范围为0~69.0%,广西年平均酸雨频率为19.5%,比上年上升3.4个百分点。酸雨城市比例为42.9%,比上年上升14.3个百分点。 3、水环境 主要河流水质总体为优。全自治区51条主要河流97个断面中,90个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水质优良比例为92.8%,比上年上升2.1个百分点。 广西独流入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流江、九洲江、北仑河、防城江、钦江、大风江、茅岭江、西门江、南康江、白沙河和武利江。属独流入海水系的钦江、白沙河2条河流年均水质均为轻度污染,南流江为中度污染,其他河流年均水质均为达优良。 2018年按水质评价,大王滩、西津、青狮潭、平龙、武思江、达开、六陈、澄碧河、天生桥、平班、龙滩、岩滩、大化、洪潮江、合浦15个地表型湖泊水库中,武思江水库为Ⅳ类(超标因子为总磷),其余14个湖库均满足Ⅲ类水质标准;按营养状态评价,除武思江水库为轻度富营养外,其余14个水库均为中营养。 14个设区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3.1%,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水量达标率为95.0%,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90.7%,比上年上升5.6个百分点,水量达标率为97.1%,比上年上升2.0个百分点。 4、近岸海域水环境 近岸海域国控优良点位比例为91.3%,水质级别为优。其中,一类海水比例为73.9%,二类海水比例为17.4%,无三类海水,四类、劣四类海水比例均为4.3%。与上年相比水质级别保持稳定,优良点位比例持平。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87.1%,与上年持平。北海市近岸海域国控优良点位比例为92.3%,水质为优;钦州市优良点位比例为75.0%,水质一般;防城港市优良点位比例为100%,水质为优。与上年相比,北海市水质维持优,但优良点位比例下降7.7个百分点,廉州湾的GX015点位水质由2017年的二类下降为四类;钦州市水质维持一般,优良点位比例持平,茅尾海的GX002点位水质由2017年的四类下降为劣四类;防城港市水质级别由良好上升为优,优良点位比例上升16.7个百分点,防城港东湾的GX009点位水质由2017年的劣四类上升为二类。 年内,广西近岸海域国控点位年均值超《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二类标准的海域出现在茅尾海、钦州港、廉州湾。超二类标准的点位比例分别为8.7%、8.7%和4.3%。与上年相比,活性磷酸盐超二类标准的点位比例持平,无机氮、pH超标率均上升4.3个百分点。 全年排入广西海域的污染物总量为76142吨,比上年减少8521吨。其中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量最多,为73484吨,占96.5%;市政排污口污染物入海量次之,为2255.39吨,占3.0%。入海污染物中,高锰酸盐指数入海量为42820吨,占56.3%,比上年减少2074吨;总氮入海量为30871吨,占40.6%,比上年减少6254吨;其余污染物入海量占比相对较小。 2018年广西近岸海域国控点位表层沉积物质量状况为优良,达《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第一类标准的点位比例为95.7%,达第二类标准的点位比例为4.3%,比上年第一类标准的点位比例下降2%,国控点位沉积物环境功能区达标率为100%。2018年广西近岸海域17个海区采集20个双壳贝类样品中,生物质量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一类、二类标准比例均为40.0%,三类为5.0%,超三类为15.0%。超二类标准的因子有镉、铜、锌,超三类标准的因子为铜、锌。 5、声环境 14个设区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占57.1%,“一般”的占42.9%,无“好”“较差”“差”的城市;14个设区城市区域夜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占35.7%,“一般”的占57.1%,“差”的占7.1%,无“好”“较差”的城市。与上年相比,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较好”的城市下降21.5个百分点,“一般”的城市上升21.5个百分点。 广西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夜间声环境质量总体一般。14个设区城市道路交通昼间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城市占71.4%,“较好”的占28.6%,无“一般”“较差”“差”的城市;14个设区城市中道路交通夜间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城市占42.9%,“较好”的占14.3%,“一般”的占7.1%,“较差”的占14.3%,“差”的占21.4%。与上年相比,城市道路交通昼间声环境质量“好”的城市上升7.1个百分点,“较好”的城市下降7.1个百分点,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整体状况较上年稍有变好。 广西开展监测的南宁、柳州、桂林、北海、贵港、河池6个城市,5个类别功能区昼间监测点次达标率范围为88.9%(1类区)~100%(4a类区);夜间监测点次达标率范围为55.6%(4a类区)~85.7%(3类区)。总体而言,2类区和3类区达标率相对较好,昼间、夜间达标率达83.3%以上,4a类区夜间达标率相对较低,仅为55.6%。6个设区市功能区噪声监测点次达标率昼间大于夜间。 6、辐射环境 南宁市环保监测站、广西辐射站、桂林辐射站、百色辐射站4个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站实时连续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值为69.0~81.3纳戈瑞/小时,平均值为75.6纳戈瑞/小时,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全年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值为55.2~222纳戈瑞/小时,与上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广西境内气溶胶和沉降物中铍-7、钾-40、锶-90和铯-137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其他伽马放射性核素均未检出。空气(水蒸气)和降水中氚活度浓度、空气中气态放射性碘同位素均未检出。空气中氡浓度未见异常。广西境内珠江水系、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断面水体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以及人工放射性核素锶-90、铯-137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处于环境正常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放射性指标指导值。地下水中总α和总β活度浓度,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 近岸海域海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和钍浓度、镭-226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人工放射性核素锶-90、铯-137活度浓度均在《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规定的限值内。海洋生物中各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广西境内土壤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钍-232、镭-226、钾-40活度浓度和人工放射性核素铯-137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电磁环境监测点位综合场强测量值范围为1.51~1.74伏/米,平均值为1.62伏/米,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电磁环境质量良好。 三、气候水文 1、气候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热带气旋、大风、冰雹、雷暴、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2018年广西气温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日照时数偏少。年内共出现9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热带气旋影响个数6个,其中台风“山竹”深入广西内陆造成严重影响;高温天气日数偏多,出现7次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春播期低温阴雨总日数偏少,结束期偏早;寒露风开始期偏早,总日数偏多。2018年属一般气候年景。 各地年平均气温17.3~23.8℃,其中桂林、柳州2市北部及金秀、靖西、隆林、西林、乐业、南丹等地在20.0℃以下,最低的南丹为17.3℃;其余地区在20.0℃以上,最高的北海、合浦为23.8℃。全自治区年平均气温21.0℃,较常年偏高0.4℃,其中冬、夏、秋季气温接近常年,春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高气温。 各地年降水量1024.6~2358.6毫米,大部地区在1400毫米以上,最多的防城为2358.6毫米;柳州市大部,来宾、崇左、南宁3市部分地区及隆林、西林、右江区、田阳、平乐、岑溪等地在1400毫米以下,最少的宁明为1024.6毫米。全自治区平均年降水量1516.7毫米,接近常年,其中冬、春季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少14.3%、14.1%,夏季接近常年,秋季比常年同期偏多40.4%。汛期全自治区平均降水量1127.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74%,接近常年同期。 各地年日照时数1111.7~2370.1小时。北海市、钦州市,崇左市和梧州市大部,右江河谷大部,玉林市部分地区及西林、象州、平南等地在1500小时以上,最多的涠洲岛2370.1小时;其余地区在1500小时以下,最少的金秀为1111.7小时。全自治区平均年日照时数1452小时,较常年偏少50小时。春季的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偏多111小时,为1951年来同期最多;冬、夏、秋季分别比常年同期偏少29小时、29小时和48小时。 2、水文:广西河流众多,河川以雨水补给类型为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350条。受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径流深与径流量在地域分布上呈自桂东南向桂西北逐渐减少。河川径流量的70%~80%集中在汛期(桂东北河川汛期在3~8月,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其余汛期在4~9月)。 2018年全自治区面平均降雨量1561.9毫米,与历年均值(1537毫米)基本持平,属正常年份。汛期4~9月降雨量1165.7毫米,占全年的74.6%。受强降雨影响,全自治区有89条河流116站次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超警河流以中小河流为主,大江大河水情偏轻,洪水量级较小,柳江、红水河、左江、桂江、洛清江、龙江、西江干流、湘江等主要江河均未出现超警洪水。全年仅有右江上游驮娘江定安水文站出现20年一遇大洪水,其余均为5年一遇以下中小洪水过程。西江梧州站年来水量1839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9.1%,较多年均值偏少11.9%。
花果,事考教育深耕者。 事考相关资讯、备考干货,欢迎来找小花交流! |
2024-01-18
2024-01-12
2022-01-27
2022-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