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职测】职测易混易错成语汇总50个

发表时间:2023-09-09 10:48

51.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易误解为:空谷中的脚步声。

52.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易误解为:多次试验或考试不成功。

53.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

易误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很可怜。

5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指变得很糟,贬义。

易误解为:变化很大。

55.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易误解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5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易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看问题片面;观察不细致。

57.七月流火: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易误解为:七月的天气很炎热。

58.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易误解为:吞吞吐吐或期望。

59.气冲霄汉:形容魄力非常大,有大无畏的精神和气节。

易误解为:怒气冲天。

60.翘足而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易误解为:翘起脚来等待。

61.轻于鸿毛:比喻死得不值得。

易误解为:无关紧要。

62.求全责备:比喻对人对事苛求完美。

易误解为:责备。

63.人浮于事: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易误解为:不踏实,轻浮。

64.人满为患:因人多造成了困难。强调人多的坏处。

易误解为:人很多的情景。

65.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易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66.山穷水尽: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易误解为:水落石出或穷形尽相。

67.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易误解为:上下联手或舞动双手。

68.十室九空:形容因灾荒、战乱和横征暴敛使人民贫困、破产或流亡的悲惨景象。

易误解为:大多数室内空无一人。

69.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易误解为:首先,冲在最前面。

70.首鼠两端: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又动摇不定。

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或意见不合。

71.殊方绝域:指极远的地方。

易误解为:特殊而绝妙的地方。

72.顺水推舟: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式说话办事。贬义。

易误解为:按规律办事。

73.随波逐流:比喻没有主见,跟着别人走。

易误解为:到处流浪。

74.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易误解为:独特,有个性。

75.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易误解为:晴天霹雳,五雷轰顶,糊涂。

76.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

易误解为:报复。

77.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易误解为:躲避灾难、困难。

78.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易误解为:街巷空无一人。

79.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

易误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80.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易误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81.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易误解为:文章没有加标点。

82.无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窘迫。

易误解为:没有藏身之地。

83.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

易误解为:风雨成灾。

84.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

易误解为:大钱小钱都不愿捐献。

85.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易误解为:刚刚下车。

86.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易误解为:乡下人,地位低下的人。

87.形影相吊: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易误解为:形影不离。

88.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易误解为:性格单纯;没有心机;缺乏策略;胸无点墨。

89.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易误解为:春天里的白雪。

90.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易误解为:言行不一。

91.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易误解为:五元十元地捐钱。

92.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

易误解为:守信用。

93.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

易误解为:义不容辞;一般性的毫不犹豫。

94.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

易误解为:和他人友好。

95.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易误解为:声音大。

96.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易误解为:事物吃香、热门、畅销或棘手。

97.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易误解为:人性格孤傲,不合群。

98.罪不容诛:比喻罪大恶极。

易误解为:罪不至死。

99.坐地分赃: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易误解为:就地分赃。

100.坐收渔利: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获利。

易误解为:坐享其成。



报考指南

报考指南

副标题

花果事考 事考教育深耕者

扫码咨询客服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