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公基|常识通】事业单位公基知识:巧探“王安石变法”两三事发表时间:2023-01-12 10:00 “变法”这个词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北宋的王安石变法,清朝末期的戊戌变法等等。“变法”仿佛成为中国古代革新的一个常用手段,但是,很多同学不了解“变法”的原因及内容,所以我们今天就以王安石变法为例来探讨一下。 一、王安石变法的起因 众所周知,北宋建立政权时并未统一全国,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在外虎视眈眈,比如东北部的大辽政权与西北部的西夏政权就经常侵扰北宋边境。除外患外,北宋的内忧也不容乐观。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为了更好地抵御外敌,北宋初年设置大量官职,造成“一职多官”的“冗官”现象,除此之外,朝廷奉行“养兵”及“更戌法”,大量屯兵,并且经常轮换禁军将领,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且战斗力低下的“冗兵”现象。可想而知,尸位素餐的“冗官”与“冗兵”必然会消耗大量费用,从而形成了“冗费”的问题。“三冗”使得北宋逐渐陷入了积贫积弱的困境。 面对如此难题,范仲淹曾主持了“庆历新政”,但只历经一年就以失败告终,并未改变北宋的严峻局面。宋神宗即位后,下定决心消除弊病,解决隐患,故起用了对“变法”早有主张的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命他主持“变法”一事。 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王安石对北宋的“三冗”现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国库之所以空虚,根本原因不在于开支过多,而是由于收入过少,而农民之所以无法缴纳更多的赋税与粮食,一方面原因是大部分良田被官僚富豪占据,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徭役过重,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较少。针对此情况,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开源”的政策,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等等。 均输法,核心就是“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北宋都城汴京物资需求巨大,但是东南六路供应不足,所以很多富豪借机囤货,恶意抬价,导致很多普通百姓入不敷出,深受其苦,故王安石设发运使,负责前往物产丰饶的地区低价购入物资,再运输回汴京,此乃“徙贵就贱”。若同时有多个物产丰饶的地区可供选择,则遵循就近原则,节省运费,此乃“用近易远”。 青苗法,即为了在粮食青黄不接时救济百姓所实行的政策。主要内容是允许地方将储备的粮食与钱财在特定时期贷给当地百姓,五个月后百姓再按二分利偿还给地方,以助百姓渡过难关。 募役法亦称免役法,即允许原来必须服役的百姓可以选择以交钱的方式代替自身服役,再由当地官府用这些钱财雇佣别人来充役。 保甲法规定乡村住户中,每十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再由其中最富有的人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凡是家里有男丁两人及以上的,都需要推举一人为保丁,但和徭役不同,这些保丁只需要在农闲时进行军训及夜间巡逻,而且训练的费用由各保自己承担,这样一来,不仅有了储备军以供朝廷调用,也可大大缩减朝廷练兵费用 三、王安石变法的结果 王安石的一系列政策出发点虽然很好,但是在落实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青苗法实行过程中,有些地方官府强制要求百姓借贷,且利息偏高,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募役法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从而导致反对声浪日益加大;均输法也动了很多富豪的“蛋糕”,中途遇阻重重。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最终,在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党”的极力阻止下,“变法”被迫中止,王安石也辞官回乡。宋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至此,王安石变法彻底失败。 四、考察方式及重要考点 关于这部分内容,主要以识记型考察为主,重点考察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大家需要牢记其中的一系列措施,从而能够准确对应即可。 |
2024-01-18
2024-01-12
2022-01-27
2022-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