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公基常识】8月时政热点汇总发表时间:2022-09-03 18:02 8月时政热点汇总 奥运冠军组合徐诗晓/孙梦雅皮划艇世锦赛摘金 8月7日,在加拿大达特茅斯举行的皮划艇(静水)世锦赛中,中国奥运冠军组合徐诗晓/孙梦雅获得女子双人划艇500米金牌。
2022年全国下半年征兵工作全面展开 8月7日,2022年全国下半年征兵工作全面展开,征集对象仍以大学生为重点,突出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征集,优先批准理工类大学生和备战打仗所需技能人才入伍,今年首次将研究生毕业生及在校生青年征集年龄放宽至26周岁。
全国首创双流制市域轨道列车投入运营 8月9日,全国首创双流制市域轨道列车在重庆市江跳线正式投入运营。该列车由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运用国内首创的双流自动切换技术,实现了市郊与城区“一车直达”“零换乘”。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将搭载的泰景一号01/02星和东海一号卫星共3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实现连续三次圆满成功发射,创造中国民营火箭发展新纪录。泰景一号01/02星主要用于提供商业遥感服务,东海一号卫星主要用于验证微小型偏振光相机多模式遥感探测技术。
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8月9日,国内首条稀土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兴国县正式竣工,并实现将稀土永磁磁浮技术与空轨技术结合,建成中低速、中低运量的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
国务院台办、国务院新闻办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白皮书指出,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法理事实清楚。联大第2758号决议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文件,国际实践充分证实其法律效力,不容曲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箭16星!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等卫星 8月10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16颗卫星发射升空。该批卫星主要用于商业遥感、大气成像等领域。
2022世界5G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 8月10日,2022世界5G大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开幕。大会以“筑5G生态,促共创共利”为主题,旨在汇聚世界5G发展的最新成果,为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全球科技和产业合作体系描绘蓝图。 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本届丝博会以“互联互通互融 共进共享共赢”为主题。杨洁篪强调,中国愿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原则同所有国家发展良好合作关系,将一如既往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共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全球规模最大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建成 8月15日,全球规模最大的年产50万吨煤基乙醇工业化项目在陕西榆林正式建成,为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低碳利用和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新型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无人机系统首飞成功 我国新型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历经2年攻关,近日在陕西蒲城机场顺利升空,平稳飞向蓝天,在完成了所有机载遥感探测和作业仪器设备功能性能试验后,安全降落。这标志着我国首款中空大载量长航时人工影响天气遥感探测作业无人机系统首飞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科技部首批支持建设十个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 2022年8月15日,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首批支持建设10个示范应用场景,意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助力稳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首批10个示范应用场景包括:智慧农场、智能港口、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智慧家居、智能教育、自动驾驶、智能诊疗、智慧法院、智能供应链。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正式公布 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共同编制的《“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于2022年8月16日正式公布。规划明确,到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多元化科普投入机制基本形成,在政府加大投入的同时,引导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加大科普投入;科普人员数量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科普设施布局不断优化,鼓励和支持建设具有地域、产业、学科等特色的科普基地,创建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提高科普基础设施覆盖面。
我国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名册项目总数世界第一 2022年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在会上透露,我国已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杭州亚残运会将于2023年10月举行 杭州亚残运会官网2022年8月17日发布公告称,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并经亚残奥委员会批准,第四届亚残运会将于2023年10月22日至10月28日举行。
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开幕 2022年8月18日,2022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博览会展览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有130余家企业携500余件展品亮相,30余款全球首发新品将在博览会现场集中发布。大会是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机器人盛会。
科研人员成功建立中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该站系中昆仑山脉海拔最高的气象站点,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脉高海拔地区在气象观测数据记录上的空白。
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津开幕设23个赛项 2022年8月19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际赛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天津开幕。本次大赛是一项公益性、国际性职业院校师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据悉,世校赛围绕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主题。世校赛共设23个赛项,其中包括5个竞赛单元、15个赛项和3个展演类单元、8个赛项。大赛在天津赛区和江西赛区两个赛区举办,8月陆续进入线上线下比赛进程。 2022未来科学大奖获奖人名单揭晓 李文辉获得“生命科学奖”;杨学明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未来科学大奖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获奖工作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产生巨大国际影响;具有原创性、长期重要性或经过了时间考验;主要在中国内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完成。完成者的国籍不限。单项奖金675万元人民币(等值100万美元)。
我国首次出口的高铁列车正式启运 8月21日,我国出口印尼用于雅万高铁的1组高速动车组和1组综合检测列车在青岛港顺利完成装船,通过海运发往印尼。这是雅万高铁首批发运列车,标志着我国首次出口国外的高铁列车正式启运,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
2022智博会8月22日在渝开幕 2022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将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于2022年8月22日—2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届智博会延续“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主题,聚焦“智慧城市”年度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会、展、赛、论和系列活动五个板块。
2022中关村论坛将于9月22日至27日在京举办 经国务院批准,2022中关村论坛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论坛主题为“开放合作 共享未来”,将于2022年9月22日至27日在京举办,主会场设在国家会议中心,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等设立分会场。
我国成功发射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 2022年8月23日10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6次飞行。
“敦煌遗书数据库”正式上线 敦煌研究院近日宣布,“敦煌遗书数据库”正式上线。作为全球敦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该数据库内容涵盖敦煌文献的基本信息、数字图像、全文录文和相关研究文献目录等4个部分。数据库同时提供各类文献的全文检索和图文对照浏览。敦煌遗书指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公元4至11世纪的古写本及印本等,是研究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史、艺术史等的重要研究资料。
中国首款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发布 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2022年8月22日在重庆面向全球公开首发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V2.0正式版,填补国产科学计算软件在通用型软件领域的空白。
我国成功发射北京三号B星 2022年8月24日11时0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颗卫星主要为国土资源管理、农业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监测和城市综合应用等领域提供遥测数据服务。
陕西首发中越国际货运班列 2022年8月23日,陕西首趟中越国际货运班列准备从西安国际港站出发开往越南河内。当日,装载着41车石棉的中越国际货运班列由西安国际港站驶出,预计将于8天后抵达越南首都河内。本次运输的石棉前期自哈萨克斯坦搭乘中欧返程班列抵达西安国际港站,经过海关转关后发往越南,中欧班列与中越班列实现了无缝衔接。
我国成功发射北京三号B星 8月2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卫星上装载了0.5米分辨率“天舒相机”,这是北京三号系列卫星相机中的高端旗舰产品,可以在千里之外轻松识别小轿车的前后挡风玻璃、马路上的斑马线、停车位的划线、广场上的人影等。
中科院院士谭铁牛获国际模式识别最高奖 8月24日,中科院院士谭铁牛获国际模式识别领域最高奖——傅京孙奖,这是该奖自1988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北美和欧洲地区以外的学者。 模式识别旨在研究和实现人类的感知、识别和判断能力,是人工智能的基本研究内容。谭铁牛长期从事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研究,是虹膜识别、步态识别等模式识别研究的开拓者。
中国最北高铁站哈伊高铁伊春西站正式开工建设 哈伊高铁铁伊段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我国目前在建最北端高速铁路,沿线分布多块岛状冻土带,伊春西站施工地点冻土层厚度最深处达2.9米,这也是我国首个穿越高寒岛状冻土带的高铁站。
文章分类:
【花果公基丨常识通】
|
2024-01-18
2024-01-12
2022-01-27
2022-01-27
|